2014年5月6日

2007年2月3日

新blog

其實這個blogger已沒有用了很久,因為版面選擇不多,故決定轉用蕃薯滕 - http://blog.yam.com/himalbum,希望 大家多多前往參觀。

2005年9月20日

四件事

一、迪士尼

十年前去過日本的迪士尼樂園玩......

以前固然喜愛迪士尼,而且很想香港有迪士尼,小時候天真,覺得迪士尼比香港的海洋公園還要好和新,所以自然有這個念頭。

大約四至五年前,董建華好大喜功,要將香港成為曼克頓、倫敦之類,迪士尼是他留下來的其中一個產物。當有了財政上的共識,迪士尼工程便上馬。由那一刻起, 我已經沒有小時候那種渴望和嚮往。今年迪士尼已落成了,事前迪士尼和其合作伙伴做了很多impression management,例如先開欣澳站 (其實不完全是impression management,將軍澳線的北角轉車站和西鐵的尖東站都是早一兩年建成了),除了多一個景點可以看日落、拍照和好去處,我相信不是所有人認識香港的 一些地理位置,有誰知道香港有一個周公島﹖兩個銅鑼灣﹖更遑論欣澳前身叫陰澳﹖有時覺得,過去的不為人知,以為欣澳是過去和現在,從來都很 「Sunny」。

迪士尼線早一個多月開放,先開放門外的公園,再開放其他設施以至碼頭和酒店,未能試玩迪士尼的,至少可以感受一下遠離香港,幻想自己不在香港......到近一兩天又見廣告、巴士廣告宣傳。

奇妙歸奇妙,實在太多人去迪士尼啦,相片在網上流傳,加上自己七月去過韓國的Everland,又聽聞迪士尼比海洋公園的細,於是懷疑香港的迪士尼會是Everland的翻版:一點也不神秘和奇妙了。所以我不像電視訪問的一位小姐所講,前一晚高興得睡不著覺。

很多人討論過迪士尼文化霸權等問題,吳彥祖聲言杯葛迪士尼......可是過分文化霸權令到旅程不奇妙:我家附近有巴士直達迪士尼,但為何站牌和巴士沒有相關裝飾呢﹖灰姑娘好像有南瓜車接送...... 要奇妙,一定要做全套,什麼城巴和龍運巴士,破壞了氣氛......

二、派米

老人家取米,是為一家平安﹖慳家﹖還是他/她的下一代不予他們食糧和關懷﹖主辦單位亦沒有人性,只怪政府沒有措施防止意外。主辦者將來也是老人......

輪候平安米形同虐待:真的十分貼切!

三、<危險人物>

還未閱報了解斬人的動機,但不了解小孩有什麼邪惡的地方,以致去斬他,斬的竟然是中四的學生,斬人還要因為開學而保釋,未知是努力讀書還是別了。

經常見人說一代不如一代,其實成年人都叫青年做不法之事。

翁律師又可以出書賺錢了!

四、樂壇定律

經常聽見有不少舊歌手復出的復出,新人出的出,可是只是一瞬間的事,過一會便不見了他們。今集的 <勁歌金曲> 有太極,背後的所謂「支持者」......如果要支持的就不是全部同一張「太極」牌啦。

關淑怡、太極,過一會便會忘記。

2005年7月29日

笑柄

從前的夏日,空調開得極冷,當問及可否將溫度提高時,對方說:「這是中央空調系統,不能調校。」結果加穿多件衣服都著涼......

由於空調造成空氣污染,環保團體認為要搞「無冷氣日」,讓小孩子在高溫無空調滋味。可惜,學校建築設計向來無顧及如何在無空調時仍通風,一眾小孩子在比室外更熱的室內上課。

及後認為空調在25度才最好,最一處都要25度,人的感覺可以量化嗎﹖每個人真的覺25度才最舒服麼﹖偏離一度可不可﹖先開低的再調高可不可﹖比中央系統更靈活些好不好﹖不過,答案告訴我們,25度還不夠,要.5才「完美」!我未見空調機有25.5度......

記得以為在中學,有人覺冷有人覺熱。空調開得怎樣,應該是讓一眾同學討論學習的機會......

2005年6月30日

一年、兩年……

由2003年開始:和兩位朋友上了街,雖走了大部分,但又不算走足全程,因為未上到政府總部便放棄了。



第二年,沒有朋友陪我去,自己也打算去,只想看看情形而已。乘車到銅鑼灣,拍一拍照,再到金鐘,遇到一對新人。計算起來,如果未離婚的話,剛好一年。第二年,人仍很多。期後自己由金鐘行上政府總部,好像補充上一年未行完的路……

第三年,都沒打算了……沒打算並不是因為我對政府改觀。香港不會因為一個人下台而變得更好,改的路還遠……

(今天兩手很軟,所以很少文字。上面全是本人的相片)

2005年6月20日

6月19日的清晨

昨天在長洲 (可我不是住那裡),早些起床希望可以望到日出,結果不算太成功......







2005年6月19日

遐想的交通設施 / 配套

有時候,多乘交通工具,就會有遐想:

- 幻想巴士座位前如飛機座位有一個袋子,放著雜誌和書本。民航機放的子飛行安全小冊子、嘔吐袋、雜誌等等。巴士座位是否能放著都市日報、招職、人家不要而完整書本,培養閱讀風氣呢﹖

- 近來東鐵辦了一個閱讀書室。乘客可將沒有用的書籍交予沙田車站,供其他乘客取閱,閱讀還予書室。但是像我上課日由紅磡 / 九龍塘車站返大學的,也懶得落車上那個書室借書,再上車回校 (當然我不會連學校、公共圖書館也懶去,因為我不想這樣花時間在旅程上)。聽人說過日本的車廂裡的行李架 (其實不至於放大型行李) 上用長長的繩掛著不同的書本,要是我可以坐下來的話,我就取閱上面的書。我不介意沒有選擇,總之這個提議能帶來方便。

- "Shall we dance" 一劇中的男主角每天要乘鐵路回家,由於鐵路車站離他家有一段距離,所以要騎單車回家。以我所知,新市鎮有不少單車徑,新界西也不例外;我也知道西鐵車站離 市中心很遠,若要乘西鐵回新界的家,應該要轉輕鐵或接駁巴士,但是那些路線固定,可能要繞圈子才能回家,有可能接駁的車程就是等於西鐵 - 由新界出九龍的車程 (而且又要等接駁巴士輕鐵......)。很奇怪新界部分地方除了各單車徑不連接外,沒有一條單車徑是能到達西鐵車站!單車接駁除了環保外,也不受接駁交 通工具的限制 (路線、候車時間、需求)。

- 曾經在網上看了一張圖片,是一個轉乘站,只要繞過對面便可轉車 (巴士與鐵路互相轉乘)。這點地鐵能做到,但是只限於地鐵轉地鐵。若輕鐵轉乘西鐵呢﹖曾試過在屯門站轉乘輕鐵,要行一段電梯落地面然後再爬上去,這樣又若了老人家,又浪費時間。

當然還有很多遐想,例如巴士的地鐵式收費、重售學生月票等,有不少在外國推行已久。我經常覺得香港的交通在硬件上做得不錯,車又新又舒服,但配套和軟件方 面卻做得不足,可能那些官員經常乘自行車,沒了解或嘗過集體運輸,又或是沒有修讀和交通工具有關的科目,結果就出現遠離民居的西鐵、一籮籮取消巴士線政 策、搬走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等事件......

2005年6月13日

版權﹖

和美國回港的舅舅談了版權的問題,在美國有一種叫OSF (Open Software Foundation),這些團體認為原創出來的應該和大家分享,有四種主要的程式都可免費使用:L.A.M.P. (L是Linux;忘記A,是asp嗎﹖M是MySQL;P是php),當然還有其他等。

Free Software Foundation是OSF同類團體,他們的目標是"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(FSF), established in 1985, is dedicated to promoting computer users' rights to use, study, copy, modify, and redistribute computer programs." (FSF -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, http://www.fsf.org/) 上面還有一句bold了的句子:"You should think of "free" as in "free speech"."和言論自由是相等的。

近 來發覺就算用錢買了正版貨,都有諸多限制,例如想將CD換成mp3,好讓自己出街隨身聽,但CD有防盜功能;網上有圖片,原來即使有引錄出處,已經完全 尊重了原創,也是不可......上次我都討論過版權這回事,我老是不明白,為何是付錢﹖是他的心血﹖一定要用錢補償﹖我在尊重這裡意義是:不要將人家功 名歸功於自己。好像網上的一張圖,我取了並註明出處,這能令原創有嚴重 (指千萬元以上) 金錢損失麼﹖版權原來就講公平和利益,後者和公平有密切關係,所以如果「侵犯」版權反而對雙方有利的話,就不算侵犯。以 <他約我去迪士尼> 為例,一傳十,十傳百,最後是Jackie Chan她取得唱片商的合約和在十月出唱片。如果每次傳遞消息都要付版權的話,似乎原創者可以坐擁收不少費用,但是令其他人卻步,寧願聽了算罷,而Jackie便不為人所知。

我們從小就沒有版權 (尤其經常要收錢那種) 這回事,我年紀不大,未經歷過六七十年代,那時小孩子創造了不少玩意,也一樣供諸同好,基本上誰發明的也不知道。

港燦筆記發生了事,其實註明出處便可,他說因為有些要付版權費,我相信:如果說那圖是你自己又或是不說是誰,就對原創最大侮辱。付錢算什麼﹖究竟創作人要錢還是要意見﹖想大撈一筆﹖炒股最好,應該不比創作設計般太多腦汁和靈感吧。

好像權力多於講版權,其實我所講的版權是什麼﹖我真的不了解。又或是社會根本未有一個共識,所以我覺得大家寫blog的,都應該討論這個問題。擴大版權刑事法、付錢...... 究竟錢是防止侵犯版權﹖還是因為資本主義,正版商權力大,趁機坐擁收最多的錢﹖

香港的電影界、漫畫界,權力似乎很大很大......但是片子的質素......還是版權﹖

我平時有拍照的興趣和習慣,所以這裡的blog都會用自己的相。有一點可以肯定,自己的插圖配自己的文字,是饒有意義的!

2005年6月12日

中西端午

昨日去了赤柱的國際龍舟賽,好看,其實選去赤柱的原因有以下:
一、時間由早上八至九時到下午六時,為眾多地點最長的一個,因為其他地方大多在中午間舉行,而赤柱是舉行國際賽,需舉行四十場初決賽事。
二、相比其他地方,在赤柱你可以不只觀賞中國人龍舟,而且可以看到外國人;而外國人有外國的特色。
三、相比其他地方,赤柱是沙灘,其他地方是河為主。沙灘細,走位容易,在細小的地方可以和參賽手近距離接觸,拍照也容易。其他地方以城門河為例,長長的城門河起終點滿是參賽者和觀眾,要擠入去相信不容易,但赤柱正灘的環境將賽手分散,站在哪也能看到參賽者。

赤柱有兩個缺點:
一、沙灘只有終點,只有一個角度,又難看到開始是誰領先和落後,更遑論誰追上誰﹖
二、要是拍照的話,長焦鏡如380mm焦距相機算是可以,長些就拍到健兒努力爬的樣子,380mm的相機夠近拍的時候,健兒已到終點,已經放手。

我下午四時許到,發覺外國人很有新意,看網上的相,上午原來有聰明笨伯,下午決賽也見到女護士拿著兩瓶酒指揮,他們若比賽完畢更會高歌。這些在中國隊反而罕見,而且沒什麼特別......

還有一個分別:中國的龍舟是可以站著爬的,而外國規例是不可,因為外國人高過中國人,在最後中國和外國賽事,則採用中國規則,因為龍舟是我國傳統。

以下相片由本人拍攝:








「女護士」


芬蘭航空的牛角打扮

2005年6月7日

人生證據化

由中七老師叫我們提供資料給她寫大學聯招的信,到現在見工,都要提供履歷和學歷證書等證明。

現在我的做法是,在電腦內開一個新的資料夾,裡面有我的履歷,這個履歷,其實是當年班主任叫我們提供的資料,再更新及修改而成。

至於hardcopy,有一個file裝著所有我曾經得到的畢業證書、獎項等等。

小時候臝了比賽,得到獎項,是因為勝利,有了別人的認同。當時不明白家人為何要將獎狀過膠,又或是買一個file將之存放好。長大了,有些要放在保險箱,不知原因,更沒有想過想問為什麼。到今時今日才知道,部分證明其實是為了將來!

現代城市是普遍 (universal) 型社會,是複雜和抽象的,每天對不少人,有些人我們不認識的,要如何去信任,得靠過「第三者」,這些「第三者」就是街知巷聞、有名、有信譽的機構、組織, 至於我們怎樣對這些組織產生信任,可能是傳媒介紹、別人介紹等等,有這些組織證明我們有質素的 (透過證書),那別人就相信我們。這是現代社會最必需、最快分辨誰好誰壞的方法。

這些證書的內容,證明你有什麼獎項、有什麼學歷,近來只是參加了什麼講座、比賽都會有證書證明,而義工嘛,要以小時計作指標,夠指定時間有證書,有證書才證明自己有做義工,很熱心等等......

但是一個繪畫不錯的人,沒有任何獎項,那在陌生人的眼中會是怎樣﹖一個熱心的人,他所參加的義工服務,是視乎他的能力、興趣、熱誠,有些義工服務沒有證書證明,那沒有證明的他,算是沒有熱誠的人麼﹖

中學說過,會為每個學生開一個資訊夾,紀錄學生所有參與過的活動。如果沒寫日記,不知會不會以為自己人生中只有這些活動......有一天和中學同學聚會,回想以前很多事,不寫日記、不由同學提起,只得這些證書的時候,感覺某程度上的空白。

但不以證書考試比賽證明的話,見工任由吹噓,那又是危險的。